关于我们

干货 | 阳光创译吕国博士:语言服务行业从业者的晋升阶梯及其变迁

浏览数:311 

上周三“阳光英语沙龙”是由吕国博士分享的主题为:语言服务行业从业者的晋升阶梯及其变迁。通过映客直播在线的方式向大家讲述了翻译行业的发展以及从业者的前景,阳光小编特意整理成文字并附演讲视频供大家学习,以下是吕国博士演讲全文。


语言服务行业从业者的晋升阶梯及其变迁



各位小伙伴及翻译界同仁大家好!


无论在场还是线上的小伙伴,欢迎你们!我们看到既有来自马达加斯加的国际友人,又有来自清华大学的博士,还有来自北大的优秀的人才。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做一些分享。不论是线上的还是线下的朋友们欢迎大家都踊跃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提问。


今天我们在这里做一个真诚的交流,避免在高校里的那种学究式的说教式的交流,我们实实在在地是说一个菜鸟是怎么慢慢变成一个高手。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下一个翻译公司运营过程中我所经历的一些事,我觉得这些经历对大家能够有一些帮助。我们知道语言服务的产业链是非常长的,有些人从事教学,有些人从事培训,有些人从事翻译,有些人只是附带着用到一些翻译知识。这个行业的链条非常长。我希望我们的小伙伴对这个行业的情况能有一个深度的认识和了解,这样在开展工作才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

热烈庆祝阳光创译表彰大会暨九周年庆典


首先,从我们最基础的部分来开始讲。今天我们在这里分享的东西我相信是对这个语言服务行业的从业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一个非常真实的感受,不是想象中的,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今天我们讲的主要是语言从业者的晋升的一个阶梯,另一个要讲的是这个语言服务行业的变化——我们从个人译员、兼职译员再到一个团队、一个企业、翻译公司、到国际翻译公司,都有哪些变化。


我们先从个人译员谈起。在语言翻译行业中有一些重要的特点,尤其是在刚刚接触语言的这些人中,我先从这一个阶段来讲。刚刚从事语言翻译的过程中,有一个最重要的事项就是怎样学好英语。有一种现象是,每个人读很多的英文资料,每一本资料都读个前十页,这种现象是非常糟糕的。


比如说当你背一个词汇手册,我大一的时候背了一本词汇手册,我自己都不知道背了多少遍,我把里面的词汇,甚至句子也背会。那么当背的非常熟练了以后,我的四六级成绩就非常好。一开始我也犯过之前的错误,但是我很快就意识到,我也看到很多同学也犯这种错误。你先学好外语,别指望下载无数个软件,读无数的书。这是对语言初学者来讲,需要聚焦到一个点,你把一本书背会,深度学习一本书。这样就会触类旁通了。

吕国博士与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外交部外语专家,陈明明


就像当时的新东方俞敏洪和他当时的副手胡敏,胡敏后来又开设的新航道,我对他们两个人有些综合的看法。我前期非常尊崇俞敏洪的做法,他编写了新东方的《红宝书》,红宝书考GRE托福的词汇量非常大。但是词汇现在的增长量非常快,你想全部掌握是不可能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怎么做呢?你想怎么才能学好呢?


对一个英国或者美国的农民呢,他最常用的可能也就两千个字,他有些未必都会写,但是他说的很流利,大多都能听懂。所以你只要把最关键的、最核心的表达方式完全掌握,就可以把外语入门,当你学有余力的时候再去学习更深的东西。你也有必要背一些词汇手册或者词典,我当年就把一本词典抄了若干遍,抄下来然后第二天早上再去背。


那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初学者来讲,就是聚焦、大量地重复。当你把一个单词重复查到第七遍的时候,通常你就记住了。那么对咱们来讲,很多人外语学不好,很多人硕士博士毕业了英语还是用不起来拿不起来,原因呢还是他可能重复次数不够多,过于散。像胡敏呢,他主张大量地阅读。我觉得阅读是需要的,达到那个境界之前,前期有一段时间,你需要聚焦,比如一万个单词,或者一万五千个单词,我们语言学上讲是“消极词汇”。比如我们马达加斯加的朋友,昨天我们做一些沟通的时候,他说好多词让他读他“唰”地能读出来,但是意思他可能不太明白,还有些呢他都可能读出来,让他写,可能写不出来。


你不但见了能认识而且随时能够脱口而出而且能够应用,这些在语言学上叫积极词汇。在前期你需要“积极词汇”,当你通过词汇手册这些非常有必要地及时地把这些词汇掌握了变成积极词汇,当你掌握了之后,有一定基础了,你再大量地阅读也好,通过其他的方式也好,才有了基础。否则你遇到一个单词去查,遇到一个单词再去查就会很麻烦而且没有乐趣。

阳光创译董事长吕国博士带队参加2017第九届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


我记得当时我去读这些名著,比如《呼啸山庄》比如《简爱》,我在上高一的时候去买了这几本外语的书。我在读的时候几乎每个句子都有生单词要去查,那么在我读这些书的时候就失去了读这些书的兴致了。更多地,要想让自己的阅读舒服,同时提高外语。第一,就是要要打好基础,背好大量的单词,哪怕是一些消极的词汇。这个词汇量一定要足够大。足够大的基础上,你再阅读。阅读的时候你要注意另一点,就是简单原则。作为一个英语初学者,你所需要的技巧就是:你能够和顺利地把材料读下去,而不是经常地遇到障碍,挑战的你的耐心。量要足够大,单词之外另一点就是说还是大量地阅读这些原版的书,这样长进才能足够快。我当时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等等这些专业性很强的书的时候,我就大量地记笔记、查词典、做批注,为了学某门专业知识,我也习惯以英文方式去学习这些。一旦习惯你的长进就会特别大。


我觉得需要特别注意的,也是我其中重点要讲的一件事,就是英语与考试之间的关系。有太多的人功利性很强,目的性很短。他就想我学英语就是为了考这个试,他不想我学英语是为了应用的,我是为了交朋友,我是将来可以服务于社会,创造财富的,为了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人士交流的。有太多的人就是停留在我这个课要上、我这个试要考。中学的时候学英语,考完试了就不管英语了;到了大学里考个四六级,有英语课的时候他就上,没有了就不学英语了。


但是对我自己来讲,英语非常重要。当时我就到社会上,一、到英语角,你说的英语非常流利的的时候,给那些女孩子秀两句的时候,那些女孩子就会围着你,以一种非常欣赏羡慕的眼光看着你,让你有一种非常有成就感的感觉。二、当你英语四六级考的好的时候,还可以给你加分。三、在你考研的时候还要考英语,不然你考不上。四、当你出国的时候,你要考GRE托福雅思,这些首先要涉及到语言,语言不过关你连国都出不了。五、当你参加工作的时候,你到外企去工作。我印象非常深,当我硕士毕业的时候,我比我很多同学的工资高出四到五倍,其中的原因就是,我不但懂我自己的专业,更重要的是我的外语也非常优秀,究其原因就是我变成了一个复合型人才。当然还有些人一旦工作了,你会发现还有各种职称考试,或者你工作中本身就会需要外语。这些都是你要学好外语的理由。

▲阳光创译举办2016(第四届)国际矿业发展论坛


另外,当你去国外出差或者旅游,你也会用到英语。所以呢,你会发现英语的用途确实非常广泛。所以学好英语,尤其是对英语的初学者而言,你要把这几个问题都想清楚了。你为什么要学英语。你都想清楚了,你就不会鼠目寸光或者只顾眼前利益了。当我学大学英语的时候,很多人都知道,到大一大二的时候,就不再上英语课了。当我特别喜欢英语的时候,我就经常去外语系蹭课上课,我也花很多业余的时间去学习,英语就容易学好。


所以要把英语学好就要从长远来想我为什么要学英语。有些人硕士博士都读了,居然英语还那么差,还用不起来。有一部分人的原因,就是对于英语就鼠目寸光地只看眼前的阶段利益,或者他日常工作中,用到英语不多,就把英语放下了。


那对我自己来讲我认为它是对我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技能,在这种情况下,在我日常工作中不管用到用不到,我自己每天都安排出一些时间来学习英语阅读英语。那么不论是睡觉前,还是早晨都进行一个阅读。在学习英文的过程中,要把学习这门语言的理由列出来,我做还是不做,长远地做还是临时做一下。那么对你,如果你不用很快就放弃。就像你烧一壶开水,你烧到五十度再晾凉,到室温;再烧了八十度再晾凉,烧到九十度再晾凉,再烧到一百度。这个过程太痛苦,实际浪费了很多能源,倒不如一次烧到一百度,包括我们的艾纳从马达加斯加来的这位朋友。所以大家看到他已经在中国学了好几年中文,同时法语是他的母语,同时又会说英语。他懂很多种语言,但是如果不太用这个语言的话,有很多时间就浪费了。


我从美国留学回来之后呢就发现有很多海归,大家都说——你是海归你是硕士你是博士,肯定你的外语是不错的,但是没过几年很多人的外语就都消磨殆尽了,就忘光了。就是他们没有用正确的眼光去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对一个初学者可能是一个问题。这里将是要以长远的眼光,而不是只为了考个试,包括不是为了考个证,如果不花你多长时间,顺便地去考个证书那个是合适的。而不是说我花个多少时间,一年呢,两年呢去考这个证。我觉得这种对较多的人都是不合适的。为什么这么讲,在十多年前,就是在05年06年,同传我都已经在做了,也做了大量的翻译了。但是去考呢,还是没有通过。因为它考三个代表,它考很多政治化的语言。这些语言就算我用会了,那么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我也是不用的,因为我专门就是从事的地矿类的翻译。


最后考证这个事也是我重点要说的,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各种各样的证。真正实力很强的人他不需要拿很多的证来证明自己能力很强,我以前我看过很多本科出身的译员,他们只是一个本科生,但是他们认为英语是他们的核心技能,所以他就在上学期间就大量做翻译,我看到他的简历就是多达六十页的简历,他的本科证书都还没有到手,他的简历上面一行什么时间地点给谁做了翻译,比如给比尔盖茨在哪一天,在哪个上面做了什么翻译。当我们看到这样一份简历的时候,我们谁还能质疑他到底能不能做翻译?这个时候你还去看他什么八级证书,同传证书吗?


所以我们更多的地说,语言就是应用的,就是拿来用的,考试只是检验你能力的一项指标罢了,有的时候这个指标还不科学。将来国家制度比较健全了,对于各种证书的考核方式更加科学了,也许你花时间就是值得的。很多人未必都适合,可能你就多花时间在你的细分领域上更加适合。就是涉及到有些人,他的英语水平过关了,你要写一些scientific paper一些研究的文章,到了这个级别我再说这个级别的人。对有的人他要发一些EI也好SCI这些文章这对语言上的要求非常强,尤其有些做科研工作的,毕竟国际上的通用工作语言就是英语,你用英语来交流,首先你在口头上书面上的语言能力都要非常强。

▲阳光创译带领小伙伴参加月度团建活动


比如我们有的科研人员、科学家他的文章质量在专业性上非常强,但是他的英文语言表达令很多国际上的专家看不懂听不懂这个时候实际上他就失去了很多机会。真正地想要站在国际舞台上,这个文章你要花大量的时间要去尝试着去写,对这类文章的撰写我也再提几条要求和建议:你想要在学术文章你要写好的话,可能你一开始就要模仿地去写一些文章。一些学术性文章从它的时态语态、结构、表达方式,虽然有时期刊与期刊之间有些差别,但是通常情况下它有固定的模式,它不是说纯粹千变万化的,就像语法一样,它是固定的。比如说一篇文章中阿拉伯数字通常不能单独打头,比如80%的人怎么样了。这些细小的现象你需要去总结了解这些技巧,科学工作者这些人想要写好科学文章可能还要排版。天下文章一大套,就看会套不会套。比如我们还有一些小伙伴参与科学文章润色的翻译的,你需要对科学文章进行系统性研究。对于科研工作者,很多表达你不要去创造,很多专业术语,行业里的惯用表达,你需要先去模仿,再去创新就相对容易了。


接下来我讲作为一个翻译,做这种英语培训教学工作,还有一些我们一些翻译。对于翻译行业,我再说几条我的核心观念。有些人涉及的领域过广。这里我们要避免一个误区,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学生物学地质学,到今天依然有很多词,光汉语我都未必能搞清。我做了那么多年翻译,就算当时你记得,过了这么多年都会忘记。同时时代在发展变化,还会涌现出许多新词。所以相比这样广泛地学,你倒不如说聚焦于某几个领域。所以要做好,一个技巧呢就是narrow!narrow !and narrow!我们叫concentration。当你足够聚焦,足够好了,做出品牌了,那么你的翻译的单价就会比别人多出四倍五倍。


比如我们做矿业翻译的这个行业,很多客户都有很好的支付能力,就看你的能力水平。比如有一次商务谈判,我往非洲去,就是不多的几个小时,只睡两个小时,我都是半夜才到目的地,还有时差。然后起来就要面对这些部长主任作翻译,接下来还要见总统。整个这个过程中强度都是比较大的,你要具备这个快速学习能力。对你来说不光要懂外语,还要在商务方面也好,专业方面也好都比较资深,这样你提供的服务就不会单一化了。相信我们玉蝉也好,宏业也好都问过这么几个问题。这个翻译行业能活下来吗,能养活人吗,能做吗?事实上,任何行业都可以做的非常好的,也有活不下去的。

▲阳光创译举办2017(第二届)国际翻译高峰论坛


我们前几天去见的律师,他说呢在美国像牙医,律师这些都是特别高收入的人群。我问是不是你们收入都非常高?他说不全然,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如此,有一部分人的收入几乎食不果腹,基本生存都成问题;有的人按小时,一小时一千两千美金。对于我们来说,有一个很重要的是成为复合型人才,而且真要做好,就像人文社科类的学生,我们很多院校都是人文社科类的,他们好多学生只能做小说之类的人文翻译。所以你选领域的时候,你还要看你翻译的东西是不是在市场上有稀缺性。别人都做,你能做的比其他人好,就会很有竞争。就像有一句话说,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人。你这个人做的好了,当然收入就高。好多地质学,考古学说是冷门,是冷门做的好了也对这个社会能够做出巨大的贡献,也会有相应的名誉经济上的回报。


这样对我们每个人的发展,从事语言行业的人,就看你是否能到Top 5 or 10 percentage。 如果能达到前百分之五,百分之十,你就有了不可替代性,就能做的很好了。还有同一个方向你要做那么两年五年,做的时间长了,慢慢就会尝到甜头。一开始一天也许就赚个四五百,时间长了,一天出去一千两千五千一万都有可能。不像有的人打一枪换一炮,有太多的人呢,就是换的方向太多,哪个方向都做过,就是哪个方向都不太行。对于客户来讲,只要记住这个行业里的前面几位,一个人至多能记住前七名。就像饮料你只能记住芬达可乐雪碧等等,剩下的饮料卖的总和未必都有这几家多。


就像我们阳光创译从做的规模上质量上能让客户记住,就做出了这样的品牌效应。慢慢地大家一说矿业翻译就等于阳光创译,慢慢地这种等号建立起来的时候,我们把细分领域做好了,质量上去了,客户满意度上去了,各方面就起来了。就像全聚德做烤鸭一样,全聚德似乎就等于烤鸭,这个唯一第一做的最好,这个品牌传播力也比较强。总起来说就是把聚焦做好,大家排序的时候能把你排到最前面,这个时候你就不可替代了,你就是专家了。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时代变化非常快。语音的输入量变化是很大的,一旦这些软件你使用的足够好,你会发现你的效率提高了三倍五倍。你需要学习专业,还要学习这些现代化的科技和软件。


第三点我对翻译公司企业经营来讲几条。


第一,你定位一定要专要细,要做唯一和第一。第一只的是你做的最好;唯一就是你划分了一个很窄的领域,别人都进不来。别人的翻译公司做的有多大,我把这个市场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做地矿类翻译,另一类叫做非地矿类翻译。这一类的我们是做的最好的做的最大的,另一类的我们做的好也罢坏也罢,我们也不跟他去过度地竞争。这时候我们就会把我们擅长的一点做的非常好。就是不要贪大求全,不要什么都去做什么都去抢,这样大家都会把你遗忘。


第二,就是要跟上时代技术的发展。我相信行业里像新译之类很多技术都在应用。比如这个神经网络翻译技术。这个系统使翻译结果非常地智能,一篇文章翻译下来,改动地少到三四个字都有可能。人情绪高涨或者低落的时候翻译的质量会产生变化,不统一。机器它是稳定的。所以这个机器翻译领域在不断地发展,需要我们翻译从业者时刻关注。另一个就是科大的翻译机,我简单地说两句。在很多场合,比如简单的一般的对话,陆陆续续甚至迅速地就被替代掉。很多语言你说出来,就能很快翻译出来,语种很多,而且还没什么错误。这种变化可能导致有些人失业,至少会造成很大冲击。另一个方面来讲,我们这个行业还是一个人机互动、人机结合的过程。有很多都是需要人去校正的。比如一个May,究竟是翻译成人名还是五月,都需要人去做一个校正考虑。但是对于电脑前后不加个Minister电脑就识别不出来。当这些技术出来,非常火爆地,很多人说同传要被取代了,有些商业化运作在里面。但是同传中,有些部分也许真的会被取代。


既然今天的主题是语言服务行业的从业者的晋升阶梯以及这种职业的变迁,我就要再提到对于语言行业从业者这种非常重要的观念。从事翻译行业有很多人有点像书呆子一样,甚至有幽闭症,对着电脑时间长了,有点像机器人一样,自己也没有跟别人多打招呼多交流。我自己就这样,有一段时间,我每天就翻译十五六个小时,当我走到楼道里头,看到邻居,邻居对我打招呼,我面无表情地就过去了。邻居跟我媳妇交流的时候就说,哎你们家先生怎么看起来就像僵尸一样,走过来面无表情。原因呢就在于你整天翻整天翻,都没有生气了,自己就像机器人一样,舌头也不灵了,觉得说啥话都多余了。


这个就在于我们自己没有考虑到自己不是机器,把人的一切特征淡化了。像阳光创译有这么一个做法,每个月我们去香山,去爬山,有时候去搞个野炊,打羽毛球。包车去旅游两天,还有时候我们会做烤肉BBQ。这是做调整做转变的,大家都是有血有肉的。翻译翻译,大家多交流交流,多学习学些,而不是做个机器,作为一个翻译,该学习其他技能就要学习,不要陷入翻译里面。作为职业作为翻译的小伙伴来讲,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们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的弟子陈景润,他去买酱油去了,转了一圈又回来了,没带酱油。对于一个人来讲,我们是要全面发展的,同时对于这个行业的精英来讲,都是要全面发展的。比如说要代表公司去发表观点,做项目需要去路演等等。古代说我们学而优则士。古代学习好的人就做官去了。我们在这个行业要看到问题去解决问题。比如开一家公司,我最开始是做翻译的,需要做项目管理就去做项目管理,后来需要做营销就去学营销,需要做管理后来又去学管理,涉及到的领域和专业有很多。


另一方面是说,独木难成林。你做的比较好的时候,你可以带领大家一起做出一番业绩。比如刘国梁带领国家队拿到很多大奖。有一些人他天生有工匠精神,这种人也不必强求她去做管理。我们这个行业懂语言的人有很多,同时懂管理的却很少。很多时候作为行业里的精英人士,有些人翻译的水平也许还不是很高,还达不到翻译的水平,那么你有语言的优势,你也可以去开拓海外市场。也许你开拓市场的收入比翻译还要高。接触的多了,你的语言水平慢慢提升上去了,也就可以转型翻译了。所以一切都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


今天我给大家讲这个语言服务行业晋升的阶梯,就是希望大家有一个清晰思路,阶段性的又一个目标,而且是比较理性的。


会员登录
登录
留言
回到顶部
sitemap网站地图